【新科技訊】幾年前,有媒體人在公開分享中稱,媒體應該多關注頭部互聯網公司,因為它們代表著流量和關注度。
說的沒毛病。
3月27日,有媒體稱,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現身杭州。此消息瞬間引發輿論風暴。阿里巴巴股價也微微一漲,略表敬意,但隨后轉跌。
3月28日晚間,阿里巴巴就有重大動作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發布全員信《唯有自我變革,才能開創未來》,啟動新一輪公司治理變革。信中稱,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,將設立阿里云智能、淘寶天貓商業、本地生活、菜鳥、國際數字商業、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。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將分別成立董事會,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,阿里巴巴集團則將全面實行控股公司管理。
非常6+1,后面還有個N。
相比于馬云回國,阿里巴巴的這次重大組織變革顯得更有力量,最直接的反應是阿里巴巴美股股價直接朓漲15%左右,股價最高時突破101美元。
張勇施了什么魔法?讓股價暴漲。答案就是一句話,“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,未來,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,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”。
在阿里巴巴的商業版圖中,電商、物流、科技(云計算)、文娛、本地生活等業務幾乎都是遠超獨角獸級別的存在。那么問題來了,誰才是IPO真龍天子?
先說核心電商。
中國商業部分主要為淘寶天貓,另外還有淘特、淘菜菜、1688.com等,這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,它們在整個體系中的存在更像是奶娘,是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來源。但是核心電商業務在近幾年遭到圍追堵截,除了京東、拼多多的步步緊逼,各種垂類電商也紛沓而至。阿里巴巴核心電商業務是否已經見頂還無法下定論,但已經呈現出肉眼可見的疲態。
國際數字商業部分包括Lazada、速賣通、Trendyol、Daraz、Alibaba.com等業務。國際化一直是阿里巴巴極為重視的,在最新的財報中,該業務板塊表現穩健。
在物流方面,最新的財報顯示,菜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%,達到165.53億元,但是調整后的EBITA虧損1200萬元,虧損同比收窄87%,上年同期虧損9200萬元。盡管虧損,但菜鳥的整體形勢向好,所以,未來獨立上市的可能性極大。
在科技板塊,阿里云是阿里巴巴旗下為數不多持續盈利的優質資產。2023財年三季報(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)顯示,阿里云該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%,至201.79億元,占總營收的約8%。云計算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,阿里云能夠保持增長,已是不易?梢灶A見,阿里云未來IPO的可能性非常之高。
在本地生活板塊,經過一系列的調整,該板塊實際上已經是以高德為核心的業務集群。當年阿里巴巴耗資95億美元將餓了么收入囊中,搶得本地生活市場第一,然而隨著美團的崛起,餓了么的業務急劇萎縮,而且在這個市場,還有抖音虎視眈眈,未來的情況真不好說。阿里巴巴的這個大板塊里面,雖然高德非常給力,但奈何要帶著餓了么和飛豬這對臥龍鳳雛,能否IPO,未來存疑。
文娛板塊一直是阿里巴巴的“痛”,當年馬云提出Double H戰略,實屬寄予厚望。數據不會說謊,在2023財年三季報(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)中,阿里大文娛的營收為75.86億元,較上年同期的81.13億元降6%;經營虧損為10.24億元,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21.39億元。阿里大文娛需要繼續聚焦降本增效,追求高質量發展,提升經營效率,未來獨立上市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,但是難度極大。
另外,說說盒馬。盒馬這塊業務在剛出現的時候,被譽為零售新物種,彼時也發展非常之快,但或許是邁的步子太大,運營成本居高不下,所以后來出現一波關店潮。隨著阿里巴巴內部進行調整后,現在盒馬的業務表現較為穩健,獨立上市的可能性也比較大。
綜合來看,阿里巴巴的這6大業務板塊,能夠最先IPO的應該是阿里云、菜鳥、盒馬和高德。但是在哪里IPO其實也是有“門檻”的,A股要求盈利能力和成長性;美股由于當前的形勢幾乎無可能;港股看上去最為合適。但不管是阿里云、菜鳥、盒馬還是高德,除了需要進行持續的業務改善,還要給資本市場講一些有想象空間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