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科技訊】談起戴爾,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,距離我們生活最近的戴爾產品便是戴爾電腦了,而PC設備也是戴爾的發家產品。除電腦外,戴爾在服務器領域也是霸主般的存在,同時涉及數據儲存設備和網絡設備等。
從1984成立到今天,戴爾已成長為全球知名的電腦、服務器、數據儲存設備和網絡設備廠商,三十多年的時間里,戴爾又走過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呢?
想要全方位的了解一家公司,筆者認為從了解公司創始人開始是個不錯的方式,看完戴爾公司創始人-邁克爾·戴爾先生的成長史,筆者深深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別人家的孩子。
戴爾同學1965年出生于休斯頓的一個中產家庭,父親是一位牙醫,母親是一名經紀人,因此,他們結識了許多中上階層人士,這使得小戴爾經常有機會接觸這些人士,通過與這些人的交往,小戴爾懂得了許多新鮮東西,其中也包括電腦。
12歲,當筆者還在玩泥巴時,戴爾同學便在集郵雜志上登廣告做郵票生意,由此賺得了2000美元,并用這筆錢購買了他自己的第一臺個人電腦,這次經歷也讓戴爾同學認識到越過中間商做買賣的好處,或許,正是這次經歷才有了戴爾直銷這一成功的商業模式。時隔不久,戴爾按耐不住內心的沖動,并將人生中第一臺電腦拆開,試圖了解它的工作原理。
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,1983年, 戴爾同學聽從父母建議,成為得克薩斯大學一名醫學預科生,但事實上,戴爾只對電腦行業感興趣。他從當地電腦零售商手里低價買來一些積壓已久的IBM的電腦,自己進行改裝升級,以低于零售價10~15%的價格出售這些PC, 很快便銷售一空。
和許多知名大佬一樣,初嘗甜頭的戴爾同學在讀完一年大學后也選擇了輟學,以1,000美元創辦了戴爾公司,但當時叫"PC's Limited"(PC有限公司),1987年才更名為如今家喻戶曉的戴爾公司,這一年,戴爾同學在股市暴跌的情況下大量購入高盛的股票,第二年便獲利1800萬美元;這一年,戴爾公司在納斯達克公開上市,融資3000萬美元,市場價值達到8500萬美元;這一年,戴爾同學才23歲。筆者再看看自己的23歲,不說了,我要繼續搬磚了。
1992年,戴爾公司年銷售額突破20億美元,尚未而立卻早已而立的戴爾同學入選《財富》雜志,成為全球500強里最年輕的CEO。
年輕,后邊跟的詞一般都是氣盛,戴爾公司發展的太順利使得戴爾同學有些飄飄然,為繼續提高營業額戴爾同學迫切追求產量,導致公司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上多次碰壁,陷入無序狀態,這使得公司從創立以來首次出現虧損,股票價格大幅下跌。
吃一塹才能長一智,年輕的戴爾很快清醒過來,"感覺自己從天上回到了地面"。隨之,戴爾將公司經營策略從強調產能調整到追求流動、利潤和持續增長方向。從此,戴爾同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商人,戴爾公司也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大公司。2017年,戴爾凈營收達到616.42 億美元,年輕的老一輩CEO邁克爾·戴爾先生身家達到243億美元。戴爾同學也從別人家的孩子,成長為別人家的爸爸。